• 《四川电力技术》欢迎您
  • 美姑井叶特西风电场
  • 农垦罗家沟农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
  • 《四川电力技术》网络投稿系统
  • 《四川电力技术》欢迎您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4年第47卷第1期
      电网灾害防控
    • 李钰睿,谢 强,李 悦

      2024,47(1):1-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1

      Abstract:

      增设横隔面是对输电塔结构进行抗风加固的一种简单有效方式,但增设横隔面后输电塔的动力稳定性变化和破坏机理差异尚未明晰。以某220 kV同塔双回线路ZY2输电塔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对比了增设横隔面前后的单塔及塔线体系的模态差异,验证了在靠近塔腿节间的交叉斜材处增设横隔面对于输电塔局部振型的抑制作用。采用随机风场模拟,计算不同风速下不同塔段处斜材增设横隔面前后轴力响应变化,结合动力不稳定区域理论计算斜材动力稳定性参数,将其与动力不稳定区域绘制在同一参数平面内并根据某一风速下斜材是否进入动力不稳定区域,来判断不同塔段处斜材增设横隔面前后的失稳风速。结果表明,合理增设横隔面最高可将杆塔破坏风速提高3 m/s。

    • 吴天宝,马小敏,刘益岑,刘小江,庄 杰

      2024,47(1):10-14 42,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2

      Abstract:

      输电线路覆冰会引发断线倒塔事故,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准确监测线路覆冰情况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输电线路综合荷载的静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简化的等值覆冰厚度预测方法。第一种简化方法不需要水平档距和高度差参数,减少了输入参数;第二种简化方法不需要角度传感器,避免角度传感器误差造成的预测性能下降,且减小了系统的硬件成本。结果表明:在大水平档距情况下,第一种简化方法与现有方法的预测性能基本一致;在覆冰前后悬垂角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第二种简化方法的预测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以内。

    • 白剑锋,高 峰,吴振

      2024,47(1):15-21,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3

      Abstract:

      为了及时发现输电线路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结合架空输电线路环境特征、气象数据和巡线相关数据,利用关联规则量化环境特征与水土流失灾害的关联关系,基于证据理论以坡度、坡向、坡位、海拔等特征因子为证据体计算水土流失灾害基本信度;然后,结合雨温联合致灾风险概率分布函数,构建了架空线路水土流失灾害风险概率计算模型。以某500 kV线路为例,分析了该评估模型的详细计算流程,划分了输电线路水土流失灾害风险等级,提出了差异化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措施。该方法能有效评估架空输电线路的水土流失灾害风险,为线路的智能化运维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 新型电力系统
    • 李龙胜,冯文韬,潘可佳,郑言蹊,邓冰妍,景致远

      2024,47(1):22-27 5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4

      Abstract:

      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并网成为了缓解全球能源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可再生能源实时出力中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系统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 (DRL) 算法的运行优化实时调度模型。首先,构建了负荷预测模型实现负荷预测和高斯混合模型拟合预测误差;其次,考虑系统各节点的约束条件,以系统运行成本和安全运行作为优化目标,建立相应优化模型;然后,将优化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求解;最后,利用DRL算法的环境交互机制和策略自由探索,获得联合调度策略的最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可以进行在线实时调度。

    • 肖钰皓,李 科,苏 军,霍耀冉,孙裕策,张曦元

      2024,47(1):28-34 71,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5

      Abstract:

      充分调动多类型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供需互动,是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针对区域大规模可调节资源多级聚合参与电网互动响应需求,给出了负荷侧资源的分层分级调控系统架构以及可调节负荷信息交互融合方式;然后,分析了可调节资源参与互动通信系统性能需求和动态互动决策的数据需求,提出了一种规模化可调节资源多级聚合响应的互动潜力分析方法,支撑多类资源互动响应和优化管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栗奕博,代清钊,杨富麟,孙 冬,张晓春,曾 博

      2024,47(1):35-42,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6

      Abstract: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将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路径。首先,研究了“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的耦合关系,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现状;其次,考虑中国新型电力系统所处环境和自身特性,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采用PEST-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自身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在不同发展战略下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和有效措施,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黄艾熹,王俐英,曾 鸣,祝金荣

      2024,47(1):43-4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7

      Abstract: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现有的能源体系产生了一定影响,传统能源体系需要向清洁、低碳方向进行转型与升级。储能技术是能源体系转型的重要支撑,能够进一步规避间歇性能源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结合当前能源发展要求与方向,深入探讨了储能技术的分类和特性,分析了储能技术在发、输、配、用电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并提出现阶段及未来可行的储能商业模式,从而推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确保能源体系转型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高电压技术
    • 王洁铭,刘巧珏,崔智桐,蔡致坤,胡武生

      2024,47(1):50-5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8

      Abstract:

      碳减排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能够有效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用于长距离、跨地区输电的大长度直流电缆在电力互联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直流电缆工作时间较长,维护工作较为困难,而电缆中又不可避免会出现电荷积累问题,其中的残余电荷将威胁电缆的安全运行,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造成电缆故障。因此,有必要对大长度直流电缆的电荷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从直流电缆中电荷的产生、测量和释放3个方面进行概述,总结了近年来相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未来热门研究方向给出参考。所做研究对大长度直流电缆的在线监测和寿命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 衡,刘 闯,刘 炬,严文帅,刘云飞,陈海旭

      2024,47(1):59-6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09

      Abstract:

      为提高接地网腐蚀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接地网腐蚀速率组合预测方法。首先,采用SSA算法对SVM进行优化,建立接地网SSA-SVM腐蚀预测速率模型;然后,采用6-11-1的BP神经网络对SSA-SVM模型的预测残差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SSA-SVM的接地网腐蚀速率组合预测模型;最后,采用接地网腐蚀实验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接地网腐蚀速率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192、4.98%和0.9746,在模型稳定性、预测精度、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关性均优于其他模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 电力设计优化
    • 杨 丹,倪 江,杨迎昕,焦一飞,齐韵英,许 潇,刘俊勇

      2024,47(1):65-71,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10

      Abstract:

      按照传统标准设计的输电线路规划存在效率低和资本浪费等问题。经济研究表明,采用优化设计和科学成本管理方法的输电线路建设对于节省资本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输电线路扩建规划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以帮助在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营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首先,通过综述国内外的研究论文,概述了输电线路规划的基础理论,系统梳理了输电线路规划的方法,包括确定性方法、启发式方法、元启发式方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在经济评估方面考虑线路建设、运行、维护等多个阶段的费用,提出了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更全面地评估输电线路规划方案的经济性。

    • 谢 伟,范荣全,周睿晗,郑晓波,郭 鑫

      2024,47(1):72-77 11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11

      Abstract:

      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常位于地形条件苛刻、地质条件复杂、气象状况多变的地区,这使得大型钻孔设备难以到达施工现场,基坑开挖大多只能采用人工挖掘,但人工挖掘难以挖出变直径桩孔。为了减轻人工强度和施工风险并提高施工效率,提出了一种成孔设备设计方案。首先,分析了对当前桩孔钻进施工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需求;然后,通过质量功能展开方法从得到的用户需求中发掘出产品设计要求;最后利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求解设计要求的冲突,得到组合式变径成孔设备方案。该方案将实现成孔设备的可便捷拆卸装配以及连续变径成孔等功能,可有效地提高变径桩成孔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相对于人工桩孔挖掘具有明显优势。

    • 殷 勤,李沛准

      2024,47(1):78-83,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12

      Abstract:

      换流站站址周围有居民小区,人口密度较大,需要减少换流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柔性直流变压器作为换流站的噪声源和主要设备之一,如何布置、采用何种出线方式是研究的关键问题。基于已投运换流站的典型出线及布置方案并结合某工程的具体布置要求,给出了柔性直流变压器采用油气套管、空气套管及出线方向不同组合等6种出线方案,并分析了每种出线方案的优缺点。从试验与备用相更换的便利性、出线结构的成熟性、站内布置空间可行性以及对网侧进线方式的限制性等对不同出线方案进行比较后,建议该工程采用阀网长轴同侧出线结构,即柔性直流变压器采用阀侧、网侧均为空气套管且同一方向侧出的布置方案。该方案试验和运维便利性好,节约站内布置尺寸,可适应不同网侧进线方式。

    • 电力运检技术
    • 黄宇航,杜永永,熊 杰,张博洲,李倩竹,刘 锐

      2024,47(1):84-90 10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13

      Abstract:

      杆塔作为输电线路的主心骨,其运行安全重于泰山,因此利用智能化的方式获取高压杆塔的台账参数信息对快速掌握杆塔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分类后的输电线路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研究了常规塔型的高精度智能识别算法;然后,提出了杆塔横担几何尺寸、杆塔塔高等台账信息的智能提取方法;最后,通过塔型的识别、杆塔台账信息提取以及线路拟合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高精度的输电杆塔台账信息提取,进而快速确定杆塔的运行状态,提高运维质效。

    • 漆梓渊,吴 浩,陈伟哲,罗春兰,吴 杰

      2024,47(1):91-9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14

      Abstract:

      电容型电压互感器(CVT)是重要的一次侧电压监测元件。针对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元件老化等因素造成的电容型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电容上下臂击穿或互感器二次侧短路等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AlexNet的电容型电压互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建立了CVT电路模型,分别对高压臂电容击穿、低压臂电容击穿以及互感器二次侧短路3种典型的故障进行仿真。采集CVT二次侧电压数据,利用马尔可夫变迁场将其转化为特征矩阵,最后使用轻量化的AlexNet神经网络对电压特征矩阵进行故障分类。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在不拆除CVT的情况下,能准确检测出CVT的故障类型。

    • 刘 鑫,袁明哲,黄 寅,令狐静波,邹经鑫,刘豫航

      2024,47(1):98-10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15

      Abstract:

      变电站站用电系统是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电缆中的漏电流可能引发沟道着火等严重事故。固定式监测装置存在造价成本过高、推广难度大等诸多不足。针对站用电系统漏电流的准确检测问题,研发了一套新型的站用电系统漏电流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多个无线采集终端构成,具备多通道同步采集、自动数据通信、电流矢量和计算等功能,可实现变电站站用电系统漏电流的精确检测与缺陷的精准定位,从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为验证所研发系统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在变电站现场进行了实际检测,排查发现并处理了多处站用电系统漏电流隐患。结果表明,所研发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准确地检测站用交流系统的运行情况,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与实用性,有助于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 郭加媛,李承振,赵廷志,张明兴

      2024,47(1):105-11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116

      Abstract:

      单一使用常规的超高频法、超声波法以及高频电流法进行带电检测变压器局部放电存在局限性。同时,变电站电磁环境干扰大、变压器运行中持续振动干扰以及其金属封闭结构导致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检测与定位成功率低。提出了双联合定位法,即高频电流与特高频联合定位以及声电联合定位法,利用该方法准确判断一起500 kV变压器内部放电的故障,返厂解体检查情况与现场定位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4年第47卷第1期
      综述评论
    • 杨博宇,陈仕军

      2018,41(3):56-60+91, DOI:

      Abstract: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研究对于用电形势分析、用电规划、合理部署人力、物力资源以及经济有效地管理电力系 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电力负荷研究现状,较系统地总结了电力负荷预测的特点、步骤及其常用预测方法,并 从多个角度对不同预测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四川省用电负荷预测及中国用电形势进行预测分析,为电 力负荷预测研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 电力设计优化
    • 钱育树,孔钰婷,黄 聪

      2023,46(4):37-43+5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407

      Abstract:

      为适应智能电网快速响应的要求,电力负荷预测成为智能电网关键任务之一。精准的电力负荷预测响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电力负荷预测的特性及分类;随后,分析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因素,并介绍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步骤和性能评价指标;再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研究分传统预测方法、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及深度学习预测方法等3类展开阐述;最后,总结所做的工作并展望电力负荷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 彭伟,郑连清,郑天文

      2022,45(1):45-4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10

      Abstract:

      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储能具备控制灵活、响应快速的特性,是当前解决光伏并网和提高消纳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高昂投资成本是制约储能推广应用的关键,文中从成本角度出发研究了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储能的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以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同时考虑储能接入位置、配置容量、荷电状态和电网运行状态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双层优化模型;然后,介绍优化模型求解方法,外层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储能配置位置、功率和容量,内层采用粒子群算法结合MATPOWER潮流计算工具优化储能日内运行策略;最后,在Matlab软件中采用IEEE9节点系统验证了优化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研究生工作站专栏
    • 倪源,谢施君,贾程乾,夏亚龙,张晨萌

      2021,44(4):1-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01

      Abstract:

      为输电线路的监测器件提供稳定、便利的电源,本文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设计了无线电容取电装置,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能量,对支撑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电容取电的结构,以此得到了取能装置输出功率与高压杂散电容、低压杂散电容、负载电阻等参数的计算关系,发现合理增加感应电极面积,减小感应电极电容值和增加负载电阻值可以有效提升取能装置输出功率。其次,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模拟了电容取电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设计了高压实验装置,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与实验,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为10kV,耦合电容为14pF,1MΩ的负载可以得到0.12mW功率。

    • 电力检修技术
    • 杨鸽,郑嘉龙,杨珏,罗雨航

      2021,44(4):80-8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16

      Abstract:

      三电平二极管钳位型桥式变流器是适应高电压、大功率应用环境比较好的方案。然而,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在开通关断过程中普遍存在电压应力超标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应力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开关管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并优化了三电平的驱动波形。最后,在三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上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电网技术
    • 王利平,程浪,胡杨

      2022,45(1):40-4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09

      Abstract:

      文中对电流互感器(CT)在不同安装位置发生位于断路器与CT之间的故障进行了保护的动作行为分析。同时分析了死区故障时,断路器失灵保护和死区保护的动作逻辑,梳理了四川电网220 kV以上断路器CT安装位置的现状,并提出为了保障系统稳定应严格按照反事故措施要求将CT在断路器两侧布置的建议。

    • 新型电力系统
    • 田玉婷,魏 巍,孙昕炜,刘俊勇,梅生伟

      2022,45(5):1-5+13,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501

      Abstract:

      文中提出了一个电池储能系统技术经济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中嵌入了一个详细的电池退化模型,该模型可对电池衰减过程中的放电深度、温度、充电/放电速率以及荷电状态等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评估了电池储能系统在整个寿命期内的能量吞吐量和平准化储能成本,分析了不同电价机制下电池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

    • 电力运检技术
    • 张 灦

      2022,45(4):60-6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412

      Abstract: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得电力系统关键设备运行健康状态的检测要求不断提高。声学检测技术因具有无损检测、准确性高、应用前景广泛及定位方便等特性而成为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阐述了声学检测技术的机理,并且总结了声学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架构;其次,分别从声源信号采集、故障诊断、故障定位及典型应用场景等方面综述了电力设备故障声学检测技术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电力设备故障声学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并提炼出声学检测技术可能的四大研究方向。

    • 新型电力系统
    • 黄天意,李晨昕,刘玥伶,刘登伟,李健华,刘治凡,胡 悦

      2022,45(4):7-10+5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402

      Abstract:

      在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文中提出一种主配一体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建立适应广域范围内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参与的调度控制系统架构,采用云端控制和本地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把主网和配电网监视和控制功能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源网荷储间的协调能力和清洁能源的消纳水平。

    • 研究与探讨
    • 张文韬,王渝红,丁理杰2,史华勃2,宋雨妍,李天泽

      2018,41(5):56-62, DOI:

      Abstract: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能否正确、稳定会影响到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而变压器的励 磁涌流不仅容易影响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正确率,严重时还会对电力系统的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电气污染。这里指 出了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并对当前抑制励磁涌流的措施,如一次侧串电阻法、电压侧并联电容法、选相合 闸法等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综述,从经济和技术上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方法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 进行了介绍,展望了今后励磁涌流的抑制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 电网技术
    • 龙军,周婉亚,唐俊

      2021,44(3):35-3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307

      Abstract:

      高海拔地区环境温度低、空气密度及气压低,在进行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及UPS容量选择时应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提高蓄电池及UPS气候适应性。结合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的某500kV变电站项目,对高海拔变电站蓄电池及UPS容量选择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电力运检技术
    • 曾晓亮,李富祥,李明伟,谭文强,宋 宇,王方强

      2022,45(4):55-5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411

      Abstract: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电缆隧道火灾事故统计数据,文中总结了电缆隧道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详细介绍、分析了目前应对电缆隧道火灾的各种消防灭火系统,如水喷雾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系统、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等。针对不同电缆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选择提出了推荐建议,认为对于保护长距离、大容积的电缆隧道,应优先考虑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次为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对于电缆接头或其他局部灭火重点防护区域可考虑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等;不建议在长距离、大容积的电缆隧道内使用气体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统。

    • 电网灾害防控
    • 徐湘忆,毛玮韵,高 凯,任 辰

      2022,45(6):31-34+5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605

      Abstract:

      风是中国中东及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伴随台风的大风、降水及次生灾害会严重威胁电网设备安全运行,且传统气象部门台风预报精度有限,对电网制定防台应对措施指导意义不强。文中对近年来台风对沿海地区电网设备的主要影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基于国网台风监测预警中心的台风监测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台风监测预警中心总体架构、主站和子站功能以及中期、短期预警发布机制;提出了调度应急处置、设备性能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沟通联动等电网设备抗台风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对电网遭受台风侵袭的危害特征、监测预测技术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为电网防台抗风工作提供有益经验。

    • 电力设计优化
    • 郭飞,冯士睿,刘强,胡剑波

      2021,44(4):67-7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13

      Abstract:

      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的占比中需不断提升。金沙江流域风光水资源丰富,具备一定的出力互补特征,依托存量及增量的大中型水电站的调节能力和送出通道,具备“风光水一体化”开发应用的基础和优势。本文将结合金沙江流域的研究成果,对风光水多能互补应用研究的关键问题加以探讨。

    • 电网技术
    • 郭磊,张英敏,李兴源

      2018,41(1):1-9+13, DOI:

      Abstract:

      在分析了低频振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概括出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具有基于系统实测信号和基于系统数学模型两大类,并对具体分析方法细化;总结交直流互联系统中低频振荡的抑制策略;重点对低频振荡的抑制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最后对于低频振荡的后续热门研究问题做了展望。

    • 国重项目
    • 李 涛,胡维京,陈刚,丁理杰,韩晓言,王胜,鲜喜敏,巫里尔沙,唐炯

      2021,44(2):1-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201

      Abstract:

      四川省小金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且光照、水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但是水-光-蓄 的容量配置将极大地影响系统经济性。计及光伏分钟级尺度下出力波动性强,提出了在分钟级多场景下新的梯级水- 光-蓄容量规划方法。从提高互补电站的经济效益与外送稳定性等角度,首先,建立投资最小与外送波动最小的梯级水 -光-蓄互补电站容量配置与优化运行双层规划数学模型;其次,详细描述了基于粒子群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双层 规划算法模型求解方法与执行步骤;最后,在多场景下对双层规划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配 置5MW抽水蓄能机组能够使得梯级水-光-蓄互补系统具有最大投资效益比,且缓解外送功率波动高达11.7%。

    • 研究生工作站专栏
    • 张哲敏,李琪林,严平,成贵学

      2021,44(4):6-1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02

      Abstract: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产生的数据量逐渐增多,如何利用电力数据成为电网发展的关键。为了保障电力数据的准确性,在边缘端快速检测并处理异常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CFSFDP算法的电力数据异常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基于CFSFDP的假设,将局部密度较低且距高密度点较远的样本点定义为异常值,并创新使用了一种根据前后k值自动选择异常值的策略,解决了人工选择时存在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通过与DBSCAN和LOF的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找出电力数据中的异常值,适合用于边缘电力数据异常检测

    • 电力大数据
    • 刘立扬,李鑫,张文涛,魏俊,叶圣永

      2021,44(3):61-6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312

      Abstract:

      可靠性评估对于指导配电网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配网可靠性评估主要从系统侧供电的角度,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分析,较少考虑停电发生时用户侧的用能需求差异,忽视了不同用户对于同一停电事故严重性的差异化感知,进而造成了传统可靠性指标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停电事件对于不同用户在不同时段的差异化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用户感知可靠性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用户对停电事故严重性感知的量化方法,以分析不同用户对停电事故的严重性感知程度及停电容忍程度;然后分别从用户侧和系统侧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用户感知的配网可靠性评估新指标,建立了相应指标体系,并围绕该体系对配网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开展了研究;最后运用IEEE-RBTS标准算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指标进行了计算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及正确性;并通过与传统可靠性指标的对比分析,体现了用户感知可靠性指标相较于传统评估指标的客观优势。

    • 高电压技术
    • 钟山,周炜明

      2021,44(3):56-6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311

      Abstract:

      采用接地系统辅助设计软件包CDEGS,结合工程实例对局部换土、深井接地、引外接地和接地模块及离子接地棒四种高土壤电阻率变电站常用降阻措施进行了仿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每种降阻措施的降阻特性,并提出了工程应用建议。此外,在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前提下,探讨了如何合理选择降阻目标避免过度设计。

    • 电网技术
    • 曾先锋,任百群,宋 兵,石 勇,朱中华

      2022,45(1):21-2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05

      Abstract:

      针对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和快速隔离的难题,提出了基于配电网一二次融合技术的接地故障处理方案。方案通过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及小波包暂态零序选线技术,利用来电合闸、无压分闸、合于故障加速跳闸、故障路径优先等策略,有效解决了多分支、多供电方式下单终端选线选段的难题。同时结合现场应用案例,证明了所提方案可以快速实现接地故障区段的定位和隔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主  管: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主  办: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 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

    编辑出版:《四川电力技术》编辑部

    地  址:成都市高新区锦晖西二街16号

    电  话:(028)69995169
    (028)69995168
    (028)6999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