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期目录
- 下载排行 过刊浏览
-
2025,48(3):1-8 2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1
Abstract:
建立水电聚合模型,提升电力电量平衡计算效率与精度。
-
2025,48(3):9-15 5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2
Abstract:
建立生物质气化发电模型,分析其对电网运行特性的影响,识别关键影响因素。
-
2025,48(3):16-2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3
Abstract:
提出基于降阶模态的快速稳定性预测方法,适用于大规模风电场并网。
-
2025,48(3):26-3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4
Abstract:
提出风光相关性建模与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实现输配协同与风险成本优化。
-
2025,48(3):35-41,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5
Abstract:
研究GPSS与AGC协同抑制超低频振荡,建立数学模型并提出参数优化方法。
-
2025,48(3):42-4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6
Abstract:
提出频域自适应滤波LMS算法优化晶闸管电流监测信号,提高信噪比与收敛速度。
-
2025,48(3):49-5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7
Abstract:
提出新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布置与阀厅优化设计,应用于±800 kV特高压工程。
-
2025,48(3):56-60 11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8
Abstract:
分析了电力时间同步系统黑启动耗时过长的因素及机理,提出基于超级电容的优化方法,并通过仿真与实际测试验证其有效性。
-
2025,48(3):61-6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09
Abstract:
提出基于余震概率与贝叶斯网络的电网抗震脆弱性评估方法,定位薄弱环节。
-
2025,48(3):68-73,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10
Abstract:
提出引入全局注意力机制的YOLOv8改进算法,提升山火识别精度与速度。
-
2025,48(3):74-7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11
Abstract:
利用电力数据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模型,提出预测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
-
2025,48(3):80-8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12
Abstract:
提出基于L2范数惩罚的电阻抗成像方法,提升接地网腐蚀诊断精度。
-
2025,48(3):86-92,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13
Abstract:
提出基于ISSA优化SVM的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提升识别精度。
-
2025,48(3):93-9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14
Abstract:
研究不同服役周期铅酸电池析氢规律,建立氢气监测系统与退役机制,提出防控措施。
-
卢旭东,肖彧,李天林,谈泰权,徐耀刚,庞小淞,庞嘉扬,刘小兵
2025,48(3):98-103,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15
Abstract:
建立水轮机三维模型,研究沙水流动特性及磨蚀风险。
-
2025,48(3):104-11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50316
Abstract:
提出零序短路电流致损变压器的现场诊断方法,结合理论、仿真与实测实现故障定位。
2025年第48卷第3期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设计优化
电网灾害防控
能源数字化技术
电力运检技术
-
2023,46(4):37-43+5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407
Abstract:
为适应智能电网快速响应的要求,电力负荷预测成为智能电网关键任务之一。精准的电力负荷预测响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电力负荷预测的特性及分类;随后,分析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因素,并介绍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步骤和性能评价指标;再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研究分传统预测方法、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及深度学习预测方法等3类展开阐述;最后,总结所做的工作并展望电力负荷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
2018,41(3):56-60+91, DOI:
Abstract: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研究对于用电形势分析、用电规划、合理部署人力、物力资源以及经济有效地管理电力系 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电力负荷研究现状,较系统地总结了电力负荷预测的特点、步骤及其常用预测方法,并 从多个角度对不同预测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四川省用电负荷预测及中国用电形势进行预测分析,为电 力负荷预测研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
2024,47(2):25-31,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205
Abstract:
精确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是实现光伏电站顺利并网的关键。然而,太阳辐射、气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会导致光伏发电功率频繁波动,给功率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当前光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需求,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意义及其分类,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领域的最新应用,包括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组合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和总结。目前研究的主要类型是单一光伏电站的超短期和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深度学习方法和组合方法是主流预测方法,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误差补偿是提升预测精度的关键因素。最后,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领域的未来趋势和研究创新点。
-
2022,45(4):60-6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412
Abstract: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得电力系统关键设备运行健康状态的检测要求不断提高。声学检测技术因具有无损检测、准确性高、应用前景广泛及定位方便等特性而成为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阐述了声学检测技术的机理,并且总结了声学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架构;其次,分别从声源信号采集、故障诊断、故障定位及典型应用场景等方面综述了电力设备故障声学检测技术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电力设备故障声学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并提炼出声学检测技术可能的四大研究方向。
-
2022,45(1):45-4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10
Abstract:
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储能具备控制灵活、响应快速的特性,是当前解决光伏并网和提高消纳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高昂投资成本是制约储能推广应用的关键,文中从成本角度出发研究了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储能的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以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同时考虑储能接入位置、配置容量、荷电状态和电网运行状态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双层优化模型;然后,介绍优化模型求解方法,外层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储能配置位置、功率和容量,内层采用粒子群算法结合MATPOWER潮流计算工具优化储能日内运行策略;最后,在Matlab软件中采用IEEE9节点系统验证了优化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2018,41(5):56-62, DOI:
Abstract: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能否正确、稳定会影响到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而变压器的励 磁涌流不仅容易影响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正确率,严重时还会对电力系统的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电气污染。这里指 出了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并对当前抑制励磁涌流的措施,如一次侧串电阻法、电压侧并联电容法、选相合 闸法等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综述,从经济和技术上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方法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 进行了介绍,展望了今后励磁涌流的抑制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
2009,32(6):71-74+85, DOI:
Abstract:
-
2018,41(1):1-9+13, DOI:
Abstract:
在分析了低频振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概括出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具有基于系统实测信号和基于系统数学模型两大类,并对具体分析方法细化;总结交直流互联系统中低频振荡的抑制策略;重点对低频振荡的抑制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最后对于低频振荡的后续热门研究问题做了展望。
-
2022,45(5):1-5+13,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501
Abstract:
文中提出了一个电池储能系统技术经济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中嵌入了一个详细的电池退化模型,该模型可对电池衰减过程中的放电深度、温度、充电/放电速率以及荷电状态等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评估了电池储能系统在整个寿命期内的能量吞吐量和平准化储能成本,分析了不同电价机制下电池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
-
2019,42(3):90-94, DOI:
Abstract:
实现电力巡线的规范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是电力巡线业务发展的终极目标。简述了电力巡线的发展历程,同 时分析了人工智能赋能电力巡线行业的可行性,提出了“无人机巡检 + AI 智能分析”处理方案,并对人工智能与电网 深度融合进行了展望。
-
2020,43(4):75-79, DOI:
Abstract:
从当前台区三相不平衡监测和治理问题出发,开展了三相不平衡产生的根源及其对台区线损的影响分析。随后,针对三相不平衡监测,分析了仅关注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三相不平衡度和电量不平衡度两个常见做法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构建典型场景,测算了两个监测误区在反映台区线损率上的影响。针对各地常采用的三相不平衡集中补偿措施,分析了其在补偿三相不平衡度、降低损耗方面的局限性,并通过典型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阻抗分析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上述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为电网企业、配电网运营商开展低压电网三相平衡监测和治理,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
2019,42(3):72-74+81, DOI:
Abstract:
针对用电采集系统中正确接线的三相三线电能表负电流现象展开分析,利用计量原理和相量图从功率因数 的角度做出了规律总结,并结合负荷性质和现场工作情况验证了该一般性结论。
-
2022,45(6):31-34+5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605
Abstract:
风是中国中东及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伴随台风的大风、降水及次生灾害会严重威胁电网设备安全运行,且传统气象部门台风预报精度有限,对电网制定防台应对措施指导意义不强。文中对近年来台风对沿海地区电网设备的主要影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基于国网台风监测预警中心的台风监测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台风监测预警中心总体架构、主站和子站功能以及中期、短期预警发布机制;提出了调度应急处置、设备性能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沟通联动等电网设备抗台风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对电网遭受台风侵袭的危害特征、监测预测技术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为电网防台抗风工作提供有益经验。
-
2022,45(4):55-5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411
Abstract: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电缆隧道火灾事故统计数据,文中总结了电缆隧道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详细介绍、分析了目前应对电缆隧道火灾的各种消防灭火系统,如水喷雾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系统、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等。针对不同电缆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选择提出了推荐建议,认为对于保护长距离、大容积的电缆隧道,应优先考虑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次为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对于电缆接头或其他局部灭火重点防护区域可考虑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等;不建议在长距离、大容积的电缆隧道内使用气体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统。
-
2022,45(4):7-10+5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402
Abstract:
在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文中提出一种主配一体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建立适应广域范围内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参与的调度控制系统架构,采用云端控制和本地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把主网和配电网监视和控制功能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源网荷储间的协调能力和清洁能源的消纳水平。
-
2024,47(2):75-8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40213
Abstract: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容量保障、新能源消纳带来巨大挑战。将需求响应资源引入电力市场,发挥需求侧资源在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系统供需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需求响应与电力市场的有机衔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机制,介绍了需求响应内涵与资源类型,研究了以美国、新加坡和英国为代表的国外需求响应发展现状,分析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中国需求响应发展策略与实施建议。
-
2021,44(4):1-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01
Abstract:
为输电线路的监测器件提供稳定、便利的电源,本文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设计了无线电容取电装置,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能量,对支撑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电容取电的结构,以此得到了取能装置输出功率与高压杂散电容、低压杂散电容、负载电阻等参数的计算关系,发现合理增加感应电极面积,减小感应电极电容值和增加负载电阻值可以有效提升取能装置输出功率。其次,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模拟了电容取电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设计了高压实验装置,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与实验,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为10kV,耦合电容为14pF,1MΩ的负载可以得到0.12mW功率。
-
2021,44(4):80-8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16
Abstract:
三电平二极管钳位型桥式变流器是适应高电压、大功率应用环境比较好的方案。然而,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在开通关断过程中普遍存在电压应力超标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应力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开关管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并优化了三电平的驱动波形。最后,在三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上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2022,45(1):40-4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09
Abstract:
文中对电流互感器(CT)在不同安装位置发生位于断路器与CT之间的故障进行了保护的动作行为分析。同时分析了死区故障时,断路器失灵保护和死区保护的动作逻辑,梳理了四川电网220 kV以上断路器CT安装位置的现状,并提出为了保障系统稳定应严格按照反事故措施要求将CT在断路器两侧布置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