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期目录
- 下载排行 过刊浏览
-
2023,46(1):1-5+5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1
Abstract:
受冷空气过程影响,四川北部地区时常出现突发性降温及大风天气,导致架空导线微风振动动弯应变接近常规线路段安全阈值(200 με),超过大跨越线路段安全阈值(120 με)的情况频繁发生;现有导线端部位置及常规防振锤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严重威胁四川电网运行安全。针对此问题,文中以1437 m档距的±500 kV德宝线424号至425号塔线路段为例,依照现有大跨越线路段防振设计标准,开展了防振设计效果评估试验优化研究,给出了更适用于川北大风区大档距线路段的防振设计形式。推荐的防振设计方案是在室内试验档上经过模拟试验、分析和优选后得到,满足防振相关技术要求,可最大程度降低输电线路大档距线路段出现致命缺陷的风险,确保区域电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
2023,46(1):6-11,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2
Abstract:
滑坡是输电线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文中针对滑坡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了输电线路滑坡诱因;然后,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分别阐述了滑坡灾害对输电铁塔和基础不利影响的分析方法,并归纳总结了输电线路设计时预防滑坡灾害的工程措施;最后,分析了抗滑桩和桩板挡墙、锚杆(索)格构梁、重力式挡墙、微型桩等输电线路工程中几种常见滑坡治理方法的优劣,为输电线路滑坡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借鉴。
-
2023,46(1):12-17+7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3
Abstract:
针对配电网线路易受雷击引起绝缘子闪络造成线路停电的难题,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疏导-灭弧式”思想的反冲多间隙结构灭弧装置。该装置利用绝缘配合先于绝缘子击穿闪络泄放雷电流入地,同时利用其反冲结构和多断口结构迅速熄灭电弧。首先,对装置的结构和灭弧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反冲结构和多断口结构的灭弧过程用数学模型进行了描述;接着,探讨了影响电弧熄灭的主要因素,得出提高气流速度是提高灭弧效率和缩短灭弧时间的有效方式;最后,通过工频大电流灭弧试验论证了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灭弧效果,能够在4 ms内将幅值为2 kA的电弧熄灭,并且该装置在4片绝缘伞裙下也能控制电弧进入其内部。
-
2023,46(1):18-21+6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4
Abstract:
极端自然环境对电网有着极大的威胁。配电网作为电网中相对薄弱部分,更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配电网和用户直接相关,因此急需提升配电网快速复电弹性。文中基于极端自然环境提出了一种“灾前-灾中-灾后”三阶段弹性提升策略。首先,从薄弱地点硬件能力方面提升灾前预先准备能力;随后,从事故预案方面提升灾中抵御吸收、响应适应能力;然后,从全感知配电网自愈技术方面提升灾后快速恢复能力;最后,介绍了浙江地区配电网在快速复电弹性、抗台风和雷电方面的实际工程经验,为其他地区在极端自然环境下配电网快速复电弹性建设提供参考。
-
2023,46(1):22-2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5
Abstract:
针对配电网动态重构,常需要考虑长时间尺度下的合理规划综合考虑负荷功率变化以及光伏、风电等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变化,及时调整网络拓扑结构使得网络损耗和电压偏差尽可能地小,同时还需顾及网络拓扑结构改变时断路器动作次数与断路器组合冲突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协调优化的两阶段配电网动态重构法,将配电网动态重构分为两个阶段:1)以网损最低为目标,以基于有序环网的启发式规则灰狼静态重构算法对配电网所有时段进行重构寻优;2)对最优解进行综合协调优化,并提出削减规则策略与时段融合策略,按顺序缩减动态重构的断路器动作次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网损,提高配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值,且大幅度降低断路器动作次数。
-
2023,46(1):30-3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6
Abstract:
针对风电-氢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文中提出利用氢储能系统(HESS)提高风电并网调度计划的可信度,分析了HESS提高风电并网调度计划的可信度的机理;然后,构建了计及风电预测出力、实际出力及调度出力的氢储能系统提高风电并网调度计划可信度的充放电价格策略体系;最后,建立了HESS收入及成本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提高风电并网调度计划可信度的HESS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计算数学模型。以某风电场为例对所提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经济效益对调度误差和电价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ESS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风电-氢储能系统前期投建的经济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
2023,46(1):39-42,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7
Abstract:
省级电力现货市场的安全校核一般采用边界等值的模式,不能保证联络线各支路未来潮流的准确性,因此需要进行区域电网的安全校核和校正。为此,文中设计了一种考虑省级电力市场运营的区域电网校核方案:首先,各省基于联络线初始计划进行初次出清,并把出清结果上报区域调度;其次,进行区域整体安全校核,获得准确的设备越限结果,通过反向等量配对调整建立越限约束和机组的相关性,并生成各省现货市场对应的区域越限安全约束集;最后,下发区域越限安全约束集到相应省份,各省考虑区域关键安全约束集重新出清,协调至区域电网满足安全约束。所提出方法通过电网算例进行了验证。
-
2023,46(1):43-49+9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8
Abstract: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发生故障,直流系统与电网公共连接点电压也随之跌落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交流故障穿越技术来维持公共连接点电压稳定。根据公共连接点电压跌落程度增发相应的无功功率从而维持公共连接点的电压稳定,保证系统的有功功率传输。当公共连接点电压跌落程度较大时,增发的无功功率导致交流系统过电流,提出通过降低故障端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从而减小交流侧电流幅值,避免过电流的产生。同时,针对有功功率的减小将使系统的不平衡功率进一步增大导致直流电压发生较大波动的现象,通过定直流电压换流站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来消纳系统的不平衡功率,从而达到维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稳定的目的。
-
2023,46(1):50-53,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09
Abstract:
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变压器绝缘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外置式超声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超声检测法。针对当前外置式超声检测法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文中研究了声阻抗匹配提高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信号透射强度的可行性。经理论分析发现,通过在变压器油和外壳之间加入匹配层,且满足匹配层声阻抗介于变压器油和外壳的声阻抗之间,能增大超声波信号的透射系数,获得了透射系数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及中心频率和匹配层厚度的关系。模拟试验表明,在变压器油与变压器外壳之间加入声阻抗匹配层后,测得的超声波信号幅值约为未设置声阻抗匹配层侧的2倍,超声波信号的透射系数得到了显著增强,试验结果验证了声阻抗匹配提高实测超声波信号强度的可行性。
-
2023,46(1):54-5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10
Abstract:
为了提升传统低压脉冲法的电缆故障定位能力,文中提出基于短时互相关的低压脉冲法电缆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对电缆开展低压脉冲测试得到相应的测试波形;然后,根据输入波形设置短时参考信号,将短时参考信号进行时移后与测试波形计算互相关系数;最后,根据绝对互相关系数序列曲线的峰值位置来定位电缆故障。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低压脉冲法中反射信息的识别能力,提高低压脉冲法对电缆故障的定位能力。
-
2023,46(1):59-61+82,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11
Abstract:
电网正常运行时,断路器为电网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气动操作机构是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机构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断路器的可靠性,保证气动操作机构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文中对西安西电开关有限公司的GIS设备断路器配备CQ6型气动操动机构存在合闸即刻跳闸的现象,从电气回路、机构机械传动、零部件材料检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剖析了机构缺陷的根本原因。最终得出机构分合操动异常情况与机构零部件材料及设计基本无关,主要原因在于分闸铁芯复位弹簧过短且弹力不足,并提出了处理防范措施,供同行参考。
-
2023,46(1):62-68,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12
Abstract:
针对传统变电站人工视频安全帽检测效率低和错误率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高精度Faster-RCNN安全帽检测方法。首先,以RPN为主干网络引入特征金字塔,增强检测算法浅层和深层信息表征能力;接着,引入K-Means++聚类算法优化Anchor参数,提升网络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然后,以ROI Align代替RoI池化,消除量化误差和原始图片与特征图的映射偏差,从而提高检测精度;最后,采用开源安全帽数据集对改进的网络进行训练与测试,并将该模型与YOLOv3、RFBnet和传统Faster-RCNN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Faster-RCNN相比RFBnet、YOLOv3和传统Faster-RCNN模型,将mAP值分别提高了6.81%、9.57%和5.09%,达到了92.43%;检测速度为18 frame/s,同时增强了变电站安全帽高精度识别能力。
-
2023,46(1):69-72,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13
Abstract:
针对传统的瓦斯继电器油位异常时机械故障引起的误报警情况,文中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瓦斯继电器油位测量方法,为瓦斯继电器油位异常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有效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瓦斯继电器窗口内部背景复杂干扰较大,使得传统的基于图像处理液位提取方法误差很大,无法得出满意的结果。为此提出颜色空间域转换和Canny检测边缘结构复杂度相结合的算法,提取出瓦斯继电器油位。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瓦斯继电器油位提取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
2023,46(1):73-7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14
Abstract:
文中分析了一起220 kV变压器因铁芯油道堵塞造成的发热缺陷。通过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判断变压器内部存在中温过热问题,内部绝缘存在劣化隐患。返厂解体后,发现铁芯柱内部、铁芯柱与低压线圈内纸筒之间的油隙较小以及部分硅钢片毛刺较大,导致铁芯内部和外表面油流不畅、铁芯散热能力较低,造成铁芯、夹件绝缘材质老化。利用仿真建模方法,发现拉板温升异常。对铁芯柱内部油道绝缘、铁芯结构、散热器进行改进,提高了铁芯散热性能。
-
2023,46(1):78-82,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15
Abstract:
文中分析了一起有载分接开关触头在220 kV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深度检修中首次报告烧损的缺陷。该有载分接开关经过试验和现场吊芯检查后,发现奇数侧主动触头组的A相触头发黑变色,转轴烧结失去功能。经分析奇数侧触头组的转轴接触电阻异常增大导致的过热为开关触头烧损的直接原因。根据缺陷产生机理分析,文中对有载分接开关日常运维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后续类似工作处置提供了宝贵经验。
-
2023,46(1):83-8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16
Abstract:
中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引起故障电流微弱,故障特征不明显,导致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选线速度慢、选线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获取各馈线故障零序电流,通过连续小波变换(CWT)得到CWT系数矩阵,将系数矩阵生成RGB图像;然后,通过感知哈希算法计算正常馈线与故障馈线生成RGB图像之间的汉明距离,以汉明距离判断各RGB图像之间的差异,进而确定故障馈线;最后,对比了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选线方法和基于EMD分解零序电流高频分量选线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于谐振接地系统中选线速度快,且不受故障电阻、故障位置、故障初始相角等因素的影响。
-
2023,46(1):90-9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30117
Abstract:
文中主要针对一起3/2接线方式隔离开关接触不良引起保护装置异常事件,从3/2接线方式等值电路、电流分配、接触电阻增大和线路负载变化所引起接触点温升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双母线接线方式中隔离开关接触不良引起温升特性进行对比,得出3/2接线方式中隔离开关接触不良所引起接触点温升特性与负荷变化、标准回路电阻变化的对应关系和差异。
2023年第46卷第1期
电网灾害防控
电网技术
电力检修技术
经验交流
-
2021,44(4):80-8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16
Abstract:
三电平二极管钳位型桥式变流器是适应高电压、大功率应用环境比较好的方案。然而,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在开通关断过程中普遍存在电压应力超标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应力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开关管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并优化了三电平的驱动波形。最后,在三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上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2022,45(1):45-4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10
Abstract:
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储能具备控制灵活、响应快速的特性,是当前解决光伏并网和提高消纳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高昂投资成本是制约储能推广应用的关键,文中从成本角度出发研究了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储能的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以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同时考虑储能接入位置、配置容量、荷电状态和电网运行状态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双层优化模型;然后,介绍优化模型求解方法,外层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储能配置位置、功率和容量,内层采用粒子群算法结合MATPOWER潮流计算工具优化储能日内运行策略;最后,在Matlab软件中采用IEEE9节点系统验证了优化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2021,44(4):1-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01
Abstract:
为输电线路的监测器件提供稳定、便利的电源,本文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设计了无线电容取电装置,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能量,对支撑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电容取电的结构,以此得到了取能装置输出功率与高压杂散电容、低压杂散电容、负载电阻等参数的计算关系,发现合理增加感应电极面积,减小感应电极电容值和增加负载电阻值可以有效提升取能装置输出功率。其次,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模拟了电容取电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设计了高压实验装置,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与实验,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为10kV,耦合电容为14pF,1MΩ的负载可以得到0.12mW功率。
-
2022,45(1):40-4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09
Abstract:
文中对电流互感器(CT)在不同安装位置发生位于断路器与CT之间的故障进行了保护的动作行为分析。同时分析了死区故障时,断路器失灵保护和死区保护的动作逻辑,梳理了四川电网220 kV以上断路器CT安装位置的现状,并提出为了保障系统稳定应严格按照反事故措施要求将CT在断路器两侧布置的建议。
-
2021,44(4):67-7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13
Abstract:
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的占比中需不断提升。金沙江流域风光水资源丰富,具备一定的出力互补特征,依托存量及增量的大中型水电站的调节能力和送出通道,具备“风光水一体化”开发应用的基础和优势。本文将结合金沙江流域的研究成果,对风光水多能互补应用研究的关键问题加以探讨。
-
2021,44(3):35-3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307
Abstract:
高海拔地区环境温度低、空气密度及气压低,在进行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及UPS容量选择时应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提高蓄电池及UPS气候适应性。结合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的某500kV变电站项目,对高海拔变电站蓄电池及UPS容量选择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2022,45(2):1-6+3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201
Abstract:
随着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系统对储能等灵活调节电源的需要愈发迫切。作为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寿命周期最长、容量最大的一种储能技术,抽水蓄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中介绍了抽水蓄能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总结了抽水蓄能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了四川电源特性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抽水蓄能在四川电网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适合四川电网实际的抽水蓄能的应用场景和模式。
-
2022,45(1):1-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01
Abstract:
文中设计搭建了山火对10 kV、35 kV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试验研究平台,燃烧松木、稻草和灌木模拟10 kV、35 kV输电线路下发生山火,研究了山火条件下输电线路三相电压、导线对地泄漏电流、零序电压变化特性;研究分析了火焰高度、火焰宽度对10 kV输电线路绝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山火能引起输电线路单相高阻接地和相间短路;造成单相高阻接地和相间短路是电压等级、对地距离、火焰高度、火焰宽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火焰是否桥接空气间隙是影响空气绝缘的重要因素。研究了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输电线路对火焰放电、受火焰影响的某相电压低于其他相电压等现象,得出了山火对10 kV、35 kV输电线路影响原因和规律。
-
2022,45(1):10-1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103
Abstract:
山火灾害有很大概率会引起线路跳闸从而导致停电事故,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山火引发[JP]35 kV输电线路故障信号特征,搭建了山火条件下35 kV输电线路山火故障模拟试验平台,进行了山火故障模拟试验,分别测量并记录了火焰单相导线试验、火焰相间导线试验、烟雾单相导线试验、烟雾相间导线试验的试验波形和试验现象。研究表明,烟雾对输电线路绝缘的影响很小,而火焰会对输电线路绝缘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研究防山火事故措施可提供理论支持。
-
2021,44(4):43-4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09
Abstract:
在能源互联网和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各类新型电网业务和工作场景访问调度主站系统的需求增多,需要规范调度终端的权限配置,加强操作过程安全审计,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有效防范安全攻击,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风险防控水平。通过对现有调度终端KVM延伸技术的使用现状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生物多因子认证的调控终端安全管控技术。该技术根据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业务场景,融合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运维监控管理、云桌面业务流程交付等软件技术,形成标准化的调控终端安全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
李 涛,胡维京,陈刚,丁理杰,韩晓言,王胜,鲜喜敏,巫里尔沙,唐炯
2021,44(2):1-7,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201
Abstract:
四川省小金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且光照、水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但是水-光-蓄 的容量配置将极大地影响系统经济性。计及光伏分钟级尺度下出力波动性强,提出了在分钟级多场景下新的梯级水- 光-蓄容量规划方法。从提高互补电站的经济效益与外送稳定性等角度,首先,建立投资最小与外送波动最小的梯级水 -光-蓄互补电站容量配置与优化运行双层规划数学模型;其次,详细描述了基于粒子群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双层 规划算法模型求解方法与执行步骤;最后,在多场景下对双层规划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配 置5MW抽水蓄能机组能够使得梯级水-光-蓄互补系统具有最大投资效益比,且缓解外送功率波动高达11.7%。
-
2021,44(2):62-65,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213
Abstract:
网络重构在供电恢复、提升新能源渗透率和运行降损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为提升地区电网长期运行的经济性,本文计算了地区电网在两种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日有功损耗。在不同负荷情况下,计算了地区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有功损耗,为地区电网长期运行方式的固化提供了基础。最后,计算了地区电网在运行方式固化后,即网络重构后运行的月降损电量,证实了在不影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网络重构即可实现地区电网长期经济运行
-
2021,44(4):16-1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04
Abstract:
电力大数据主要来源于电力生产和电能使用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如何运用这些数据提高电力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相关电力环节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但现有电力大数据中用到的聚类方法却不能发现任意形状的数据集聚类类别(即类簇),这影响了电力大数据在应用中的计算精度与计算时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即使用局部密度峰值和基于共享邻点的距离,更好地结合了密度与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差异。使用局部密度峰值并用基于共享邻点的距离来构造最小生成树,然后重复切割最长的边,直到找到给定数量的簇。在电力大数据的的应用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电力大数据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
2021,44(4):90-94,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18
Abstract:
针对传统电能表软件远程更新模式在测量点档案与实际不符时会更新失败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传统集中式软件更新模式在档案,信道使用和存储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分散组播模式的电能表软件更新模式,并给出基于该模式的各过程的软件更新具体方案。接着研究了原程序拷贝及回滚,更新程序的完整性及安全性的保障等更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所提升级模式的可行性。
-
2021,44(3):1-6,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301
Abstract:
以水电为纽带的多能互补发电已成为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的重要手段。梯级水光互补联合发电系统受光伏出力的强随机性和间歇性影响,极大地限制了互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围绕梯级水光互补联合发电系统运行安全分析的实际工程问题,从互补系统的发电计划安全校核和安全运行区间分析两个角度,提出了基于多项式混沌理论的概率配点算法的运行安全分析方法并研发了相应软件。该方案可有效应对随机性影响下大规模场景抽样带来的求解效率问题,能够在保证计算精确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求解效率,为互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
2021,44(6):21-25, DOI: 10.16527/j.issn.1003-6964.20210605
Abstract:
5G网络为配电网各断路器保护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通信平台。为解决配电网传统过流保护定值因整定失配造成的越级风险,文中提出一种基于5G通信的配电网区域保护方案,通过在成都配电网开展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首先,给出了配电网5G区域保护的架构;其次,分析了配电网5G区域保护的动作逻辑,该方案依据区域内断路器的过流及方向标志的组合信号进行故障定位;最后,给出了配电网5G区域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
2021,44(4):6-10,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10402
Abstract: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产生的数据量逐渐增多,如何利用电力数据成为电网发展的关键。为了保障电力数据的准确性,在边缘端快速检测并处理异常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CFSFDP算法的电力数据异常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基于CFSFDP的假设,将局部密度较低且距高密度点较远的样本点定义为异常值,并创新使用了一种根据前后k值自动选择异常值的策略,解决了人工选择时存在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通过与DBSCAN和LOF的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找出电力数据中的异常值,适合用于边缘电力数据异常检测
-
2022,45(2):7-11,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202
Abstract:
为实现“双碳”目标及整县光伏战略规划,针对平抑配电网负荷以及分布式新能源出力波动性的分布式储能选址定容问题,文中考虑系统收益与成本,在对电力系统约束条件进行相角松弛及二阶锥松弛的基础上结合电池储能的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支路潮流模型约束的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求解储能配置方案及日前调度策略。算例通过与启发式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收敛性。
-
2022,45(4):55-59,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411
Abstract: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电缆隧道火灾事故统计数据,文中总结了电缆隧道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详细介绍、分析了目前应对电缆隧道火灾的各种消防灭火系统,如水喷雾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系统、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等。针对不同电缆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选择提出了推荐建议,认为对于保护长距离、大容积的电缆隧道,应优先考虑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次为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对于电缆接头或其他局部灭火重点防护区域可考虑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等;不建议在长距离、大容积的电缆隧道内使用气体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统。
-
2022,45(4):77-82, DOI: 10.16527/j.issn.1003-6954.20220415
Abstract:
交联聚乙烯由于其电气性能、结构轻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压交直流电缆绝缘领域,但是近年来因电缆故障导致的停电事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文中针对某水电厂主变压器空载充电过程中存在的50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外护套对夹件间隙放电的问题。首先,利用ATP-EMTP仿真软件建立了全厂一次设备电磁暂态仿真分析模型,对导致电缆铝护套放电现象的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不同种类的故障治理措施进行比较;最后,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